在省委省政府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大竹县始终坚持“粮猪安天下、特色促增收”思路,念好“六字经”,创新“三字诀”,力促农业多贡献振兴加速度,奋力推动大竹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。连续4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,连续13年获评全国生猪调出大县,连续7年荣获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,先后荣获全省“三农”工作先进县、全省粮食生产“丰收杯”等殊荣。今年8月,成功承办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场会大竹现场。
一、“稳”字为先,保障粮猪供给
坚持把“粮猪安天下”作为头等大事,狠抓粮食、生猪生产,全力保障粮猪供给。首先是扩面提质“稳”粮油。制定“开展耕地撂荒治理、确保粮食安全十条措施”,整治撂荒地1.95万亩,扩种粮食2.98万亩,全县粮食播面达167万亩,粮食总产量稳步提高、预计可达61.3万吨。推进篱埂附种、套种间作、休耕轮作、园地种粮,突出有机稻栽培、水稻制种、“大豆振兴”试点、酿酒专用粮基地建设,大力开展晚秋作物高产高效示范片建设,全县油脂类作物种植面积达27.9万亩,预计总产量可达4.96万吨。其次是政策激励“稳”生猪。出台“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十条措施”,县财政投入专项奖补资金1200万元,激励生猪生产。目前,我县依托正邦、新希望等龙头企业,加快推进10万头规模化养殖场、45万头生猪全产业链建设,带动30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改造升级、复养增能,有望超额完成年出栏生猪75万头目标任务。
二、“优”字当头,发展现代农业
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农业多贡献的主抓手,突出五“优”举措,高质量高标准建设绿色园区、特色园区、高效园区、活力园区、智慧园区和开放园区,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。一是选“优”产业强规划。依托自然资源禀赋、发挥种养产业优势、紧盯市场发展前景,选定糯稻、白茶、香椿、苎麻、竹等“五大特色产业”和粮油、畜禽、蔬菜、水果、水产等“五大主导产业”,在全县布局现代农业园区26个,聘请专业公司高起点编制园区建设规划。同时,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种业、现代农业装备、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“三大产业链”,着力构建“5+5+3”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。二是建“优”机制强推进。成立农业产业推进办和苎麻、香椿、糯稻、白茶等特色产业发展中心,建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“园长制”,形成“县领导挂园、部门包园、乡镇管园、资本建园”推进机制,确保园区规划有序落地、园区建设有力推进。建立园区创建奖补机制,对成功创建国家、省、市、县“四级”园区的,县本级财政分别一次性奖补1000万元、200万元、50万元、20万元,今年以来通过奖补政策撬动社会资本3亿元参与园区建设。建立园区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,推广订单生产、基地就业、土地流转、参股经营“四种模式”,让农民在收益中增强主体意识、参与园区建设。截至目前,建成市级园区2个、县级园区10个,纳入省级培育园区1个,2019年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13元、高出全县平均水平16.1%。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所在的乌木镇被命名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、月华镇九银村入选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。三是育“优”龙头强带动。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园区,做好外引内联两篇“大文章”,确保每一个园区都有1个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带动。截至目前,全县共培育规模以上农业加工企业42户,其中全国农业产业化500强龙头企业1户、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户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8户。四是创“优”品牌强效益。大力实施园区产业品牌战略和龙头企业商标战略,累计创建醪糟、苎麻、香椿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5个,通过无公害农产品整体认证38个,“东汉”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,东柳醪糟产品获“2019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”,大竹香椿被评为全国绿色农业十佳蔬菜地标品牌,园区产业实现开放发展、企业效益得到大幅提升。五是做“优”精品强融合。依托园区产业基地,大力推进“农业+X”(休闲民宿、农事研学、创意农业、森林康养等)双创基地建设,建成农旅融合示范基地10万亩,成功打造醪糟工业园—百岛湖稻渔基地—五峰山森林公园、庙坝大城寨—渔人部落—欢喜坪—桃花园等精品线路,举办“喊山开茶”、桃花节等“大竹版”系列节庆活动,2019年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.1亿元、同比增长10%。建成达州首个国家AAA级工业旅游景区,基本构建起“一产接二连三、三产融合发展”格局。
三、“实”字托底,推动乡村振兴
坚持“三农”发展要素优先配置原则,引导和支持各类资源要素回流农业、反哺农村,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筑牢坚实支撑。一是抓“实”资金保障。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8500万元,统筹整合上级涉农资金,建立健全政府引导、村集体辅导、农民主导相结合和收益主体付费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,推动社会资本下乡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县“三农”资金投入达42.41亿元。二是抓“实”农村改革。高质量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,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制度改革,全面盘活农村集体资源性、经营性资产,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全面激发农业农村活力。截至目前,累计培育年利润超5万元的示范村35个,培育专业合作社638个、家庭农场354个。三是抓“实”考核激励。严格落实《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》,建立健全年度工作报告、工作约谈、追责问责、正向激励等制度,将“三农”工作和乡村振兴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、评先选优的重要内容,倒逼工作责任落地落实。四是抓“实”示范引领。创新乡村振兴“四带引领、十片示范、百村精品”大竹样本,示范带动全县乡村振兴建设,培育省级先进乡镇1个、示范村5个,市级先进乡镇2个、示范村10个。庙坝镇获评全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。
下一步,亚博app苹果手机下载将认真贯彻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,全面落实此次会议要求,特别是包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,虚心学习兄弟县(市、区)有益经验,扎实抓好园区建设、产业培育、品牌创建、市场拓展等工作,全力做好“农业多贡献”这篇大文章,加快建设川东北渝东北产业集聚、开放合作“两个新高地”,为全市加快实现“两个定位”、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作出大竹新的更大贡献!